能治各种皮肤病的“胡麻散”,瘙痒,湿疹,紫癜,白癜风等方你可知道?!

胡麻散作为传统中医药方,在皮肤病及相关病症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。本文将深入介绍胡麻散的功效,详细分析其处方组成及各药物的作用,为深入了解和合理应用该药方提供理论依据。

【处方】 胡麻十二两,荆芥、苦参,各八两了。何首乌(洗.焙)十两,甘草(炙)威灵仙,各六两。

【炮制】 上为细末。

【功效与作用】 治脾、肺风毒攻冲,遍身皮肤瘙痒,或生疮疥,或生瘾疹,用手搔时,浸淫成疮,久而不瘥,愈而复作,面上游风,或如虫行;紫癜、白癜、顽麻等风;或肾脏风攻注,脚膝生疮,并宜服之。

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二钱,薄荷茶点,食后服,或酒调蜜汤点亦得。服此药后,频频洗浴,贵得汗出而立效。

胡麻散的功效:养血祛风

中医理论认为,“风盛则痒”,许多皮肤疾病与风邪侵袭人体有关。当人体气血不足时,肌肤失于濡养,风邪更易乘虚而入,引发诸如皮肤瘙痒、风疹等症状。胡麻散中的药物组合能够滋养阴血,补充人体气血的不足。气血充足则肌肤得以濡养,增强了抵御风邪的能力。同时,其祛风作用可驱散在表之风邪,从根本上缓解因风邪引起的皮肤不适,达到养血祛风止痒的效果。

除湿解毒

湿邪与毒邪也是导致皮肤病症的重要因素。湿邪黏腻重浊,易与风邪、热邪等相搏结,形成湿热之象,表现为皮肤湿疹、水疱、糜烂等症状。胡麻散中的部分药物具有清热除湿的功效,能够促进体内湿邪的排出,改善湿热内蕴的状态。同时,它还可以化解皮肤中的毒邪,减轻炎症反应,促进皮肤的修复和愈合,对于多种湿热毒邪所致的皮肤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。

胡麻散的处方分析主要药物及作用

胡麻(黑芝麻):在胡麻散中占据重要地位。黑芝麻味甘,性平,归肝、肾、大肠经。具有补肝肾、益精血的作用。从中医角度看,精血充足则肌肤得养,可使皮肤保持润泽光滑。现代研究表明,黑芝麻富含油脂、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,油脂可以滋润肌肤,防止皮肤干燥;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够延缓皮肤衰老,增强皮肤的抵抗力,对于改善皮肤的整体状态有积极意义。

苦参:苦参味苦,性寒,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。具有清热燥湿、杀虫止痒的功效。苦参中含有的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抗炎、抗过敏作用,能够有效抑制皮肤炎症反应,减轻瘙痒症状。对于湿热蕴结于皮肤导致的湿疹、疥癣等病症,苦参可以清除湿热之邪,从病因上进行治疗,是治疗皮肤湿热病症的常用药物。

荆芥:荆芥味辛,性微温,归肺、肝经。具有解表散风的作用,是风药中的常用之品。荆芥能够疏散在表之风邪,对于风邪侵袭肌表引起的风疹、瘙痒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它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,使药力更好地到达肌肤表面,增强整个药方的疗效。同时,荆芥质地轻扬,善于上行头目,对于头面部的皮肤病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
药物配伍特点

胡麻散的药物配伍精妙,体现了中医组方的原则。黑芝麻的养血作用与苦参的清热燥湿、荆芥的祛风解表相互配合,达到了养血而不滋腻、清热而不伤正、祛风而不燥烈的效果。威灵仙祛风通络不可或缺。这种配伍既考虑了疾病的病因,又兼顾了人体的整体状态,通过多靶点、多途径发挥作用,从而有效治疗皮肤疾病。

应用指征:皮肤瘙痒干燥,汗少,便干,尿淡黄或者稍黄,舌红或者淡红苔少薄腻。脉细稍数。

结语

胡麻散以其独特的养血祛风、除湿解毒功效,在皮肤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。其精妙的处方组成和配伍特点,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。通过深入分析胡麻散的功效和处方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治疗皮肤疾病的思路和方法,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。但在实际应用中,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,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,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